AR七年,谁来打破行业旧地图?
手握两张牌的AR七年李未可,驶向AR产业的打破。
@新熵原创
作者丨古廿 编辑丨伊页
时隔七年,行业我们又一次迎来了AR市场的旧地火热。
5月,AR七年一段从谷歌I/O大会上流出的打破概念视频,以AR眼镜+语言翻译的行业功能组合给用户带来的新场景刷屏朋友圈。紧跟着7月,旧地罗永浩宣布退出所有社交平台,AR七年并正式All in AR方向再度创业,打破自带的行业网红属性将AR再一次送上社交媒体热搜。
回来的旧地不只是AR话题的热度,如果你仔细观察AR行业的AR七年市场动向就能发现,在消费级市场,打破今年的行业AR眼镜产品也是颇具热度。
根据公开市场信息不完全统计,仅在今年上半年就先后有四家企业面向C端消费市场发售新款AR眼镜,在京东等电商平台不断刷新消费级AR产品的历史销量。
不仅如此,如果说上半年AR产品的发售代表着AR厂商开始从企业级面向消费级转向,那么下半年新一波的AR产品发售,则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企业对于AR走向消费级市场的探索。
10月17日,国内AR厂商李未可在线上发布会推出首款AR眼镜Meta Lens。作为全球首款户外可穿戴双目AR眼镜,在产品创新上首创将落地在AR眼镜上,其次在硬件层面做到行业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户外可穿戴AR眼镜。
户外、数字人、可穿戴双目,李未可在第一款AR硬件产品上充分展示了自己对于未来AR消费级市场的理解。
01
谁才是元宇宙入口?
作为人类和元宇宙世界交互的两兄弟,VR和AR几乎每次都是形影不离。因此对于大多数进军元宇宙的智能硬件厂商来说,第一个需要做的就是元宇宙入口的选择。
从当下消费市场的出货量来看,根据IDC数据显示,相比出货量已经达到千万台的VR,目前出货量仅不足30万台的AR入口似乎已经落下半拍。
不过,在李未可创始人茹忆看来,AR设备具有显示直观、互动性强、使用门槛低等优点,随着AR硬件设备的轻量化、便捷化发展,AR设备的使用场景将逐步拓宽。
业界持有相同看法的还有苹果CEO库克,在过去5年内,根据不完全统计,库克曾十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看好AR。曾经在采访中,库克甚至直接表示“不要讲什么元宇宙,我们将它称作AR。”
一样看好AR的还有Niantic CEO John Hanke,在接受《Wired》杂志采访时,他表示,VR让我们远离让人类感到幸福的东西,Niantic的目标是帮助人们通过AR聚在一起,并体验事物。
在沉浸式计算领域,AR具备将数字信息和真实的物理世界相叠加的能力,因此以AR眼镜为首的设备也是业内认为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交互设备。相比元宇宙早期入口的VR风口热,选择押注下一代计算机平台的李未可,无疑具有更大的空间成长性。
拉长时间来看,大众消费市场出货量的差异,往往来自于产品能够覆盖消费者生活场景和使用时长的多少。比如,周末使用的游戏主机出货量千万,工作日办公时用的PC出货量过亿,24小时使用的手机则出货量数十亿。
因此作为下一代个人计算平台,具有更优的移动场景下沉浸能力的AR设备显然也比VR更有潜力。
02
户外+双目,推开消费级AR眼镜大门
不过对于AR这个元宇宙入口,各家厂商的理解又各不相同。
李未可团队认为,AR眼镜应避免与VR头显的同质化竞争,必须走出室内,才能发挥AR技术真正的优势,因此李未可的第一款AR眼镜主要聚焦在户外场景。
从技术特性上来看也确实如此,AR的产品体验强调虚拟与现实的交互,VR则是擅长虚拟世界的沉浸体验,选择户外场景,恰好也是AR眼镜差异化竞争的长板能力。
不过想要发挥这个长板能力并不容易。相比目前AR厂商主打的巨幕观影等功能主要集中在室内,一款体验不错的户外AR眼镜在亮度、佩戴舒适度、安全性、联网功能等多个方面都要有更高的要求。
在李未可看来,一款面向消费级的AR眼镜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产品能力:适应户外环境的更高亮度+更舒适的佩戴体验+独立的便携性。
对应这三个体验要素,在光学成像系统方面,Meta Lens采用了在其内部称之为binoculars双目AR显示系统。
通常一个AR眼镜光学成像系统由微型显示屏和光学元件两个部分组成,微型显示屏和光学元件又分别有若干种不同的技术路线,按照不同的组合方式,又可以分为“LCos+棱镜”、“Micro OLED+自研曲面类”、“LCos/DLP/”等方案。
作为Meta Lens的核心技术模块,binoculars双目AR显示系统由“Micro LED+双目衍射光波导”方案组成。采用这个光学方案背后,是李未可团队对于AR眼镜如何更好走出室内的深度思考。
首先,为了满足户外环境下的更高亮度,在微型显示屏上李未可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Micro LED光机,可以提供高达数百万nit的亮度。
其次作为微型显示屏的搭档,在光学元件上binoculars双目AR显示系统采用了更加接近正常眼镜形态的衍射光波导方案,并使用低密度玻璃进一步降低厚度。
最后,在更轻更亮之外,李未可团队从体验洞察出发,考虑到单目长时间佩戴会造成眼睛失焦等不适感,为了更好的实现用户体验,最终李未可突破性的采用目前行业难度最大的单机双目方案。通过分光棱镜将单光束分离成双光束,分别呈现在左右两侧,实现双目平衡显示。
整体来看,搭载在Meta Lens上更轻更薄更高亮度的binoculars 双目AR显示系统,并以双目方案,降低了用户眩晕感提高了舒适度,极大增加了户外场景下的使用舒适度。
作为可穿戴的AR智能眼镜,全方面独一档的光学显示系统之外,Meta Lens同时还具备电源系统、运算能力、声学系统、联网能力四大独立系统,通过一体式产品设计,使AR眼镜从“可携带”走向“可穿戴”。
Meta Lens采用了骁龙4100可穿戴设备平台,为眼镜提供4*A53的算力,同时内置eSIM卡,实现4G联网,让用户的使用场景不受限,而且可以将更耗算力的部分,如语音交互放到云端,辅助眼镜端完成更复杂的运算工作,做到真正的云端一体,让Meta Lens的同时具备可穿戴的便携性和多场景的实用性。
在这些技术落地背后,是李未可对于场景和用户需求的深入理解和挖掘,为消费级AR眼镜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03
数字人,硬件之外的情绪价值
作为一家成立仅一年的企业,李未可表现出了充分的年轻和活力,大有突破行业旧地图,以创新寻找新大陆的雄心壮志。
在发布AR智能硬件前,2021年10月,李未可就发布了同名数字虚拟人。用数字人作为品牌符号,拉近和年轻人的距离。同时以数字人IP性格人设,建立了品牌的前沿潮流范,打下品牌基础。
数字人的元素同样也出现在这次发布上,李未可数字人家族中的零下、小柯也出现在演播厅,和李未可创始人茹忆产生了一段有趣的互动。
同时这两个数字人也将以领航员的身份出现在李未可AR眼镜中,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AR互动体验——戴上李未可AR眼镜,数字人领航员会提供导航、播放音乐、第一视角摄像等能服务,还会推荐附近的游览路线和网红打卡点。
基于数字人的语音交互方式,降低了Meta Lens的硬件使用门槛,通过社交和情绪价值增加了消费者使用黏性,提速AR产业的进程。
不仅如此作为嫁接在互联网之上的新事物,元宇宙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互联网要素的重新组合:底层技术、硬件平台、生产工具、应用以及内容,在李未可的组合中,创新性地将硬件与内容组合在一起,构建硬件之外的情绪。
这意味手握数字虚拟人和可穿戴AR智能眼镜的李未可,在一开始就拥有了未来元宇宙世界的两个核心要素。
在李未可创始人茹忆的构想中,未来,数字人的交互的方式将逐渐向情感化方向发展,数字人将在理解用户情绪的基础上开始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让用户感觉到自己被认可,产生对数字人的心理认同。
AR眼镜设备作为数字人交互的载体,也将向着更加轻量化、便捷化的方向发展,AR设备的使用场景将逐步拓宽,最终将实现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愿景。
以数字虚拟人+AR智能硬件开局的李未可,在未来的元宇宙航海时代无疑已经开始左手握着硬件的船票,右手拿着虚拟人的,为AR产业绘制新地图。
(责任编辑:百科)
-
老牌公募基金长城基金又一只基金发行失败了!11月17日,长城基金公告称,长城优选添盈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因在募集期内,未满足基金合同中约定的成立条件,而发行失败了。根据基金合同,长城优选添盈一年持有基金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雪涛宏观笔记*本期问答系列内容基于4月底发放回收的456份《疫情期间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问卷调查》问:哪些区域和行业受此轮长三角疫情的影响最大?答: ...[详细]
-
来源:银柿财经近日,新三板挂牌企业天图投资833979)发布公告,自5月20日起股票停牌,依据是5月19日证监会接收了公司报送的于香港上市的申报材料,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 ...[详细]
-
上海车主灵魂拷问:车停了,保费没停!车险保费可以减免或期限顺延吗?
受疫情影响,房贷可以延期还款,车险可以延保吗?近日,一些上海车主在网络上纷纷提出诉求:因为疫情关系,他们的车都停在小区里开不出去,这种情况下,难道车险就不能少算点保费,或者将保险期限相应延长吗?不只是 ...[详细]
-
一代传奇就此落幕?近日,日本前首富孙正义正式宣布,决定退出软银“舞台”,不再插手公司日常事务!有业界资深人士指出,孙正义的这一表态极为罕见,可能与软银近年来的大幅亏损有关。孙正义做出决定:退出软银日常 ...[详细]
-
来源:央视财经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2年5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召开主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分析研究信贷形势,部署推进当前和下一阶段信贷工作。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务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一、现货方面:1、上周东北价格相对稳定,高蛋白豆较少,走货好于一般商品豆,价格也相对坚挺,海伦地区优质毛粮收购价格为3.07元/斤。华北地区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物流不畅,大豆购销情况均显一般。2、国产大 ...[详细]
-
当地时间8月30日,巴基斯坦拉合尔,工人们从卡车上卸下一袋袋土豆。巴基斯坦季风带来的灾难性洪水导致粮食价格暴涨,许多粮食价格超出了贫困人口的承受能力,而这个资金匮乏的国家正在与粮食短缺作斗争。洪水淹没 ...[详细]
-
财联社5月23日讯编辑 潇湘)已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曾经调侃道,“华尔街预测到了过去五次经济衰退中的九次”,意指市场表现在经济衰退预测方面并不靠谱。不过这一回,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正相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