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卖出压力减轻,债市赎回冲击波或接近尾声

记者 周尚伃
上周,公募债市遭遇多方面因素影响大幅震荡的基金减轻接近同时,理财产品较大的卖出赎回压力及连带的债市负反馈引起市场关注。
“本轮债市调整主要是压力资金面和政策面出现变化后的共振。”施罗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债券基金经理单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债市从上周来看,冲击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1.52%,波或主力合约跌1.07%,尾声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0.27%。公募
谈及近期债券市场是基金减轻接近否能够企稳,单坤表示,卖出“从经济基本面来看,压力10月份的债市宏观数据显示,消费、冲击进出口、波或地产投资和销售依然是掣肘经济复苏动能的主要因素。根据对宏观经济的判断和近期央行的表态,货币政策现阶段并没有改变。需要注意的风险也是央行在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的通胀问题。今年海外的资本市场表现的核心逻辑就是高通胀和美联储大幅加息,衡量中国通胀水平的CPI和PPI一直呈现较温和的表现,即便猪肉价格一直抬升,但因为消费整体偏弱,所以通胀并不是市场的主要矛盾。”
“从历史来看,超预期的通胀是影响债市表现的重要因素,现阶段要注意如果经济出现快速复苏的情境下,通胀预期变化对于债市的影响。因此,短期内对于债市并不悲观,但明年债市投资要注意通胀预期的变化。”单坤解释道。
值得关注的是,债市震荡导致债基净值普遍回撤的背景下,理财市场形成的“赎回-下跌-赎回”的负反馈也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并进一步导致了债市超调。策略团队表示,11月1日至11月18日,10年期国债利率已累计上行17BP至2.83%,引发了负债端机构赎回。
“不过,从机构行为来看,债市赎回导致的压力或接近尾声。”国盛证券研究所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杨业伟表示,从上周各日的交易数据来看,前三天公募基金大幅卖出,包括货基明显减持现券,反映出公募基金赎回带来的被动卖出压力。但从周四开始,市场趋稳,公募卖出压力减轻,周五公募净卖出规模下降至150亿元,相较于前四天日均700亿元左右的减持规模显著减少,而货基甚至出现了600亿元左右的净增持。从资金流向来看,大行开始增加资金融出,非银等增加资金融入,显示部分赎回资金可能通过回购市场再度回流债市。目前除银行理财自身可能依然存在一定赎回压力之外,公募赎回压力已经缓解。考虑到银行理财通过封闭期以及客户端管理,存在一定的对赎回抵御能力,因而赎回压力有望逐步缓解。如果本周市场继续企稳,赎回潮有望退出。目前来看,赎回潮存在接近尾声可能。
考虑到零售客户更易受到悲观情绪和舆论的影响做出非理性投资行为,研究部银行业分析师王子瑜认为,未来几天债市走势、短期限理财产品业绩表现是否止跌,或成为能否平复投资者情绪的关键;理财机构本身难以在较短的周期对投资者进行有效、充分的教育与安抚。而流动性能否合理充裕、债市博弈能否达到平衡,以缓解对资金面紧张的预期,或成为化解负反馈的有效外力。
此次调整对债市未来的影响,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认为,一是随着净值化转型,不能低估非法人产品赎回带给债市的冲击;二是投资者会进一步接受风险与收益呈正比的理念,未来非法人产品的配置需求可能进一步向利率债倾斜;三是理财公司也会在这轮调整后思考,如何在净值波动和规模中做到一个平衡;四是监管可能也会重新审视对理财产品等的监控;五是理财风险评级标准可能也会得到进一步细化。
相关文章
- 来源: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丁宁)11月23日,在2022年论坛年会上,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北京金融局”)副局长赵维久表示,北交所的成立,对于进一步优化提升北京金融产业结构,促进交易、2025-07-09
- 武慧敏网络暴力不仅侵害他人尊严、名誉和隐私,也严重污染社会风气。国家网信办近日公布数据显示,在打击网络暴力方面,今年已累计清理相关有害信息87.9万条,处置违法违规账号4.1万余个。一般而言,“网络暴2025-07-09
-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业大学谯仕彦教授团队研究低蛋白质低豆粕日粮技术进行动物试验。 资料图 牧原某饲料厂控制中心,一键启动智能生产,质量可控可追溯。 牧原供图低豆粕饲料节豆又减排。专家建议,企业环境减排2025-07-09
- 北京时间4月15日早间消息,据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董事会认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收购要约不受欢迎,表明他们会反对这笔交易。知情人士称,Twitter董事会希望支持去年11月刚刚上任的CE2025-07-09
- 来源:V观财报深交所、上交所先后针对自媒体报道涉核酸检测企业申请上市发布答记者问。沪深交易所深夜发声深交所表示,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尤其是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依据创业板发2025-07-09
降准呼之欲出,本月降息的概率降低?新设两项专项再贷款尽快落地
降准呼之欲出 新设两项专项再贷款尽快落地经济参考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货币政策工具充足,应对将更加主动。在4月14日人民银行举行的2022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多位人民银行相关部门2025-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