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电子身份证跨省跨地区通用有待普及正文

电子身份证跨省跨地区通用有待普及

作者:热点 来源:焦点 浏览: 【 】 发布时间:2025-07-05 20:13:01 评论数:
电子身份证的电身待普应用场景越来越多。资料片

近年来,份证国家一直在部署、跨省跨地推进电子证照的区通相关工作。今年7月召开的电身待普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选择部分城市依法依规探索居民电子身份证试点,份证推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跨省跨地已近年末,区通这项工作在各地推行的电身待普情况如何?推行中该注意哪些问题?

开车出门入住酒店打开手机全办理了

居民身份证电子化工作目前已在全国多地开展。11月16日,份证江西“赣服通”5.0版正式上线。跨省跨地在电子证照申领方面,区通“赣服通”已经从最初上线的电身待普几十种扩充至263种。江西南昌的份证严女士不久前就用电子身份证办理了公积金的提取业务。她说:“电子身份证一推出的跨省跨地时候我就申领了,买了房子,可以把公积金提取出来用于还一部分房贷。我今年去了公积金中心,但是那个时候我忘记带身份证,工作人员告诉我可以用电子身份证,直接扫脸认证,非常方便,可以很快地把我的公积金提取业务办好了。”

手机就是证件——电子身份证可办理酒店入住,驾驶证、行驶证可向交警路面巡查亮证……电子证照正在更多的场景中推广、应用。

记者梳理发现,除江西之外,河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多地也都已开展了这项业务。河南郑州市推动三千多家旅馆面向省内消费者开启电子身份证入住功能。“豫事办”工作人员商译文此前介绍,用户打开“豫事办”小程序或者手机下载登录“豫事办”客户端就可以在线申领。商译文告诉记者:“用户在入住酒店时,点击电子身份证的‘查看二维码’,出示给酒店,核验通过后即可办理酒店入住手续。”

在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看来,包括身份证在内的各类证照电子化,方便市民办事的同时,更大大提高了社会的运行效率,节约了社会资源。盘和林介绍:“第一,比较便捷。为出行办事提供了便利,不用再为忘记带身份证而苦恼。其二,节约了资源,减少实体身份证的损耗,给整个社会节约了大量制证成本。其三,减少身份证丢失、被人冒用的风险。”

山东淄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成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算了笔账。目前,当地4067项政务服务事项可以通过“电子身份证”办理,预计一年将减少办事材料30多万份。刘成表示:“电子身份证使用之后,可以较大地实现减环节、减材料,可以提高我们的速度,为下一步的不见面审批,全程电子化审批,用手机终端来审批迈出第一步。”

上线人脸认证功能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众多优势之下,如何搭建更可靠的电子证照信息识别认证系统,推动数据的互认互通、安全调用,则是各地当下着力探索的重点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德良解释:身份证通过其所承载的信息来确认公民身份,因此实现其电子化,首先需建立起一套网络空间中的信息体系。刘德良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电子身份证的多重认证,实际上进一步推动了证件的安全使用。以山东为例,电子身份证由山东省公安厅和山东省大数据局运用数字签名、安全算法等技术手段,按照国家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对外提供服务。河南则通过人脸认证功能,强化系统安全性。商译文介绍:“为了保障用户信息安全,上线登录电子身份证人脸认证功能。每位用户在进入电子证照首页时,都需要本人进行实名刷脸。”

盘和林认为,安全性之外,未来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考虑跨省跨地区的互通互认等相关问题。他说:“电子身份证认证需要通过接口,而数据传输会有安全风险,要完善防火墙和其他安全技术,要通过标准的防护手段来保证安全,这包括身份证信息安全,也包括接口安全等全链条的安全防范措施。其二,通用性问题,很多电子身份证跨省、跨地区就不认了,这对电子身份证的普及是不利的。各地要本着政务系统一体化的大原则,主动实现互通互认,这是数字政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之一。”

公安部在回应网友关切时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在一些城市稳步推进居民身份证电子化政务服务领域试点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居民身份证电子化应用工作,并做好与公安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一网通办”的统筹衔接,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据央视新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