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可凡:疫情中一些特别小的事,闪现人性光芒
作者:休闲 来源:热点 浏览: 【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5-07-06 06:21:51 评论数:
曹可凡
我家在徐汇区,凡疫从4月1日开始封控,情中在这之前也有过48小时的特别封控,但小区相对来说人不是小的现人性光很多,总体上比较平稳。事闪
很长一段时间,凡疫我们讲现代的情中邻里关系比较淡漠。住了十几年,特别甚至不认识隔壁的小的现人性光人。这次要团购买菜、事闪做核酸,凡疫邻里之间的情中互动变得频繁。在这样的特别一次重大事件中,人与人之间的小的现人性光距离反而变得更近了。
我妈妈80多岁了,事闪独居,邻居每天会给她送吃的。居委会两三天会给她打一次电话。我妈妈反而说,你不用打电话,我有事会找你。她因为年纪大,做核酸不会弄二维码,都是居委会帮她截好屏,再把二维码发给她。
我昨天看到一条朋友圈,挺感动的。电台主持人渠成家对门的老夫妻80多岁,老先生患癌症卧病在床,老太太要自顾还要照顾老先生。渠成问过了,他俩不会用智能手机买菜,原以为封控4天,儿子只准备了4天的食物,加上街道发的副食品,已经吃得差不多了。于是,渠成在保证自己儿子食物的前提下,把社区发的菜放在了老先生的门前,宁愿自己吃方便面。这看上去是特别小的一件事,但闪现出人性的光芒。
疫情期间,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平台,传递正能量或者有用的信息。很多遭封控的百姓需要求医,市里有关于医学的求助热线。我和主持人金炜、王冠看到后,发到了朋友圈,又发动了上海籍明星,一起来参加接龙。这是很小的事情,但你动一动手指,或许就能救一条命。还有一位明星给我打电话,跟我说想帮助封控小区里的保安、保洁人员,我推荐了一家基金会,他捐助了并且要求不留名。我觉得挺感动的,他们特别想为这座城市做贡献。其中很多人是上海的,也有很多人不是上海人,但住在上海。
这次疫情,整个城市的组织运转受到很大考验。面对这么大的疫情,全世界所有城市都会遇到很多困扰。我们要跑赢它,这对将来应对下一波的传染病,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
讲述时间:2022.4.6 本报记者 张熠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