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 31家光伏公司,净利润合计超千亿元! 正文
时间:2025-07-07 22:25:50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休闲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 者丨曹恩惠当2022年度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创下历史纪录之时,A股光伏企业的业绩几乎集体飘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截至1月24日,共计31家A股光伏企业发布了2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 者丨曹恩惠
当2022年度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创下历史纪录之时,家光A股光伏企业的司净业绩几乎集体飘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利润截至1月24日,合计共计31家A股光伏企业发布了2022年度业绩预告——仅有两家光伏材料类公司去年净利润下滑,超千其他公司净利润均呈现大幅增长。亿元
31家A股光伏公司2022年净利润合计超过1000亿元 数据来源:公告、家光21世纪经济报道整理数据显示,司净2022年,利润31家A股光伏企业合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合计净利润为1144.34亿元至1239.50亿元。其中,超千、亿元、家光、司净四家公司去年净利润破百亿元,利润、净利润有望突破50亿元。整体而言,头部光伏企业净利润已经稳步进入“10亿元时代”:超过一半以上已公布业绩的光伏公司2022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这表明光伏产业在过去一年显示出较强的赚钱效应。
硅料:通威净利润领跑,大全紧随其后
在春节前的最新一期报价中,硅料价格止跌企稳,暂时结束了自2022年11月份以来价格回调的态势。在去年11月、12月,硅料遭遇急跌,但这并不影响硅料企业去年净利润大幅增长。
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特变电工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三家硅料企业预计2022年度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2亿元至272亿元、190亿元至192亿元、157亿元至1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7%至231%、231.94%至235.44%、116%至130%。
不难看出,在目前已经公布业绩预告的31家A股光伏公司中,三家硅料企业净利润数据领跑,反映出硅料环节超额利润的状态在2022年仍未改变。例如,主要依赖硅料销售的大全能源便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满负荷生产,产销量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因此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大幅增加,实现业绩显著增长。”
不过,近两年来享受了利润红利的硅料企业,不得不面对在未来两年硅料环节产能大幅释放的情况下价格下移的趋势。因此,对于部分硅料企业而言,业务上的调整开始出现——通威股份在2022年正式进军组件端,加速垂直一体化模式的打造。数据显示,2022年,该公司组件出货已达8GW。
硅片:双龙头利润稳健,黑马进入收获期
TCL中环公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该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亿元至71亿元,同比增长63.79%至76.20%。根据的预测,2022年,TCL中环硅片预计出货68GW,单瓦盈利约0.1元。
另一家硅片龙头企业隆基股份同样也交出了净利润增逾60%的业绩成绩单。不过,该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中组件业务占据更大份额,因而其业绩预告并未能具体体现出硅片业务的盈利情况。但根据的测算,2022年,隆基绿能硅片出货约84GW至86GW,同比增长20%至23%;其单瓦净利润约0.07元至0.08元,其中,在2022年第四季度主动降价倒逼上游降价,单瓦盈利环比降约0.04元至0.05元。
事实上,虽然2022年整个光伏上游制造环节的价格有所波动,但其背后是部分环节产能大幅扩张带来的影响。硅片环节首当其冲。
但对于整个硅片企业而言,随着硅片产能的快速提升,其不得不面临未来几年单瓦净利润下滑的趋势。例如,东吴证券对TCL中环的预测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硅片业务单瓦净利润分别为0.1、0.07、0.06元。
然而,对于近些年来新入局的硅片企业而言,短期盈利可期。例如,公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该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0亿元至10.50亿元,同比增长206.32%到238.57%。该公司承认,硅片业务开始进入获利期,“公司在包头的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以及组件项目推进迅速,光伏硅片产品受到客户普遍认可,已经开始为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快速增长作出贡献。”
电池片:利润大反转,新技术“搏杀”
作为目前行业内为数不多的专业化电池片厂商,的业绩数据堪称电池片环节的利润风向标。
2022年第四季度,上游价格的持续降价,使得电池片厂商的生产成本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与此同时,大尺寸电池供给阶段性紧张,使得电池片厂商议价能力提升,并带动盈利能力上行。
爱旭股份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该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10亿元至25.10亿元,扭亏为盈。其中,该公司第四季度净利润约7.20亿元至11.20亿元,环比最大增幅41%。对此,测算,2022年第四季度,爱旭股份单瓦毛利约0.18元。
实际上,电池片环节的利润大反转,使得多家电池片企业去年业绩暴涨。例如,跨界而来的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0亿元至7.80亿元,同样扭亏为盈。根据业绩公告,该公司于2022年实现捷泰科技股权的整体收购。而在去年,捷泰科技电池片出货量10.72GW(其中P型PERC产品8.85GW,N型TOPCon产品1.87GW),出货量同比增长88%。此外,捷泰科技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120亿元,同比增长约120%;净利润约7.2亿元,同比增长约220%。
不过,对于电池片厂商而言,2023年势必进入N型技术“搏杀”时代。各种新型电池技术规模化量产,市场份额你争我夺。
组件:四巨头净利润浮出水面,量利齐升
近期,行业机构以及部分券商纷纷公布了2022年组件行业的出货情况预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四巨头组件出货量的差距并不大——根据预测,隆基绿能出货量超过45GW,天合光能出货量约43GW,晶科能源的出货量区间为41.4GW至43.5GW,晶澳科技出货量为40GW至41GW。
但是,各组件企业之间净利润状况还是有所差异:隆基绿能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5亿元至155亿元,同比增长60%至71%;晶澳科技预计实现48亿元至56亿元,同比增长135.45%至174.69%;天合光能预计实现34.22亿元至40.18亿元,同比增长89.69%至122.68%;晶科能源预计实现26.60亿元至29.60亿元,同比增长133.05%至159.33%。
自2022年11月起,硅料价格开始松动,并于12月进入加速下行通道,硅片电池片价格也陆续大幅回落。但相较于上游材料的价格走势,组件价格跌幅较为平缓,使得产业链利润有望逐渐向下游环节转移。而如今,组件龙头企业均进行一体化布局,组件企业也进入了全产业链降本增效的比拼环节。
辅材:逆变器企业高增长,其他辅材冷热不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光伏辅材环节,逆变器企业2022年度的净利润增幅同比超过100%。
、、、、这五家光伏逆变器企业去年净利润增长快速。其中,昱能科技净利润增速最快,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0亿至3.80亿元,同比增长230%至269%。
此外,阳光电源、德业股份、锦浪科技去年净利润均超10亿元。
逆变器企业业绩大增,得益于海外市场需求的高增长。其中,部分逆变器企业的储能逆变器业务出货量抬升。例如,东吴证券预计,锦浪科技2022年储能产品出货约22万台至23万台,同比增长超过600%。
与逆变器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胶膜、银浆企业2022年的净利润有所下滑。
业绩预告显示,去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70亿元至0.90亿元,同比下滑64.31%至72.24%。该公司表示,“2022年光伏产业链上游原材料硅料的价格持续上涨并下半年价格保持高位,组件成本持续上涨、终端客户订单变化等因素导致2022年下半年胶膜需求不达预期。同时胶膜产品主要原材料EVA树脂的价格2022年上半年因疫情影响而物流受阻引发价格快速上涨、下半年受需求不达预期及新产能增加等综合因素影响引发价格大幅度下调。”
则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60万元至390万元,由盈转亏。该公司称,“在光伏行业平价上网、降本提效的宏观环境下,受行业整体利润空间缩减的影响,导电银浆产品毛利率水平有限。”
海南橡胶推进重组补充海外产能 1.81亿美元收购中化国际橡胶业务2025-07-07 22:25
李大霄:道指和标普9月开门红 A股绝地反击的信号弹冉冉升起2025-07-07 21:03
氢燃料电池站上新起点2025-07-07 20:47
国务院督导组赴各地联合办公 激发微观主体活力2025-07-07 20:40
“知道它们来自哪里吗?4/5来自中国…”2025-07-07 20:30
【育儿问答】宝宝出生20天了肚子老是咕噜咕噜响怎么办?2025-07-07 20:25
谨慎使用清理功能!微信聊天记录可以作为“呈堂证供”了2025-07-07 20:17
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2025-07-07 20:16
看好市场后续发展 基金机构掀起“自购潮”2025-07-07 20:01
美前总统特朗普称若再次当选将考虑赦免国会大厦骚乱参与者2025-07-07 19:57
个人养老金业务即将启动!银行推出预约功能,抢人大战一触即发2025-07-07 21:41
车展被维权、销量走下坡,飞凡汽车难“非凡”2025-07-07 21:17
怀孕即自动离职?消除女员工生育歧视不能仅由企业为育儿假埋单2025-07-07 21:14
普京视察“飞地”震动波罗的海!波兰的反应最为惊慌2025-07-07 20:54
国家卫健委: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2025-07-07 20:25
聚焦非农能否助美元一路高歌,金价连跌三日下破17002025-07-07 20:19
21万股民懵了!美国防疫大变化 “A股妖股之王”紧急回应2025-07-07 20:14
影视上市公司靠什么带业绩2025-07-07 20:14
“网红”基金“掉粉”:2022上半年,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持有人降低百万户2025-07-07 20:02
方星海:为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构建可预期的国际监管环境2025-07-07 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