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马拉松赛”开启下半程 商业化落地仍需降成本
车窗上能看电影、马拉松赛挡风玻璃自动识别街边店铺信息......科幻电影中的驾驶降成场景或许正在照进现实。
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中,开启2022汽车资本论坛“双碳未来,下半智能汽车加速”正式举办。程商
当前,业化全球汽车业正经历一场百年未遇的落地科技革命。中汽车抢占先机实现了“换道超车”,仍需但在与互联网、马拉松赛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时,驾驶降成仍然面临多个挑战。开启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9月1日采访驭势科技创始人吴甘沙、下半智行者CEO张德兆、程商未来黑科技CEO徐俊峰等多名智能驾驶产业链企业“领头人”,业化了解智能驾驶发展趋势和商业化落地路在何方。落地
“黑科技”盘活智能电动车产业链 万亿蓝海正在到来
在谈及智能驾驶发展之路时,上述几人均介绍了如今汽车产业链上的“黑科技”。
在显示屏方面,徐俊峰向记者举例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戴上一副3D眼镜就能进入虚拟世界,而汽车则希望将挡风玻璃变成衔接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屏幕。在徐俊峰的设想中,未来仪表盘、视频会议、看电影等功能都可以通过显示系统来实现,例如驾驶员面前的挡风玻璃、后排乘客的车窗,都可以安装显示系统。
不过据他了解,目前德国已经研发并量产上述产品,但效果尚未达到人们期待进入“虚拟世界”程度。他表示,目前虚拟世界仍有大量技术问题尚未解决,比如车在颠簸中画面如何相对静止,激光雷达能否支撑车辆将百米远的目的地与屏幕清晰融合。
根据徐俊峰的预测,到了2030年,人们或许可以看到基于数字孪生的增强现实。
徐俊峰举例表示,未来每人都拥有一条数字孪生的街道,车辆会根据算法精准计算驾驶员需要获知的信息,把这个信息投射在挡风玻璃上,“比如你习惯消费的咖啡厅,屏幕会识别店铺,投射咖啡价格”。
而在智能驾驶巡航系统方面,张德兆则介绍,如今智能驾驶方案大多依赖高精地图,这就相当于把人的经验与智力叠加到地图中,标好左转车道、右转车道、不可通行区域等。
在这些黑科技背后,实际上智能电动车已经重构汽车产业链。而深度捆绑车企的本土供应链公司,有望受益于智能化浪潮和本土科技车企崛起。
随着智能电动车的兴起,电子配件需求旺盛。从感应系统中的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高精度地图,到决策系统中的AI芯片、软件,再到执行阶段的电制动,最后到人机交互需求中的智能座舱、屏幕、语音控制等,大批量本地企业从中获益。
记者梳理发现,如今A股已有多家智能汽车产业链公司,芯片如、等;激光雷达如、等;车载软件如等。
亿欧智库研报分析称,到2030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将达到10.6万亿元。随着车端、路端、云端智能布局持续完善,C端需求将被逐渐释放,同时伴随着自动驾驶市场机制的形成,产业链愈加成熟,智慧交通市场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自动驾驶商业化马拉松 成本和技术是两大难关
“人们有了电脑、手机之后,智能化汽车会成为第三个终端”,张德兆向记者表示,智能化汽车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价值,也拥有广阔的商业前景。
张德兆进一步表示,智能驾驶赛道是一个马拉松赛道,谁抢跑最快不是最重要的,谁的技术储备最多、能坚持走到最后,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要赢得这场马拉松比赛并不容易,例如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商业化如今仍在探索之中。
吴甘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能将车辆的硬件降低至1万美元以下,运营成本每年在5000美元左右,车辆每英里盈利可以达到20美分,那么每辆车每年运行15万英里就能获利3万美元,这对于无人驾驶出租车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前景了。
吴甘沙在2016年创立了驭势科技,这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已布局乘用车、无人公交、无人物流以及智慧城市服务,在产业园区等领域落地自动驾驶技术。
但在吴甘沙看来,刚才他所讲述的只是可盈利的理想模型,现实距离上述模型还较遥远。
回顾新能源车发展的十年,吴甘沙还记得高分辨率的激光雷达曾经售价达到八十万元,但现在已经低于十万元,而相对低分辨率的激光雷达成本可以达到几千元,产业链发展为企业带来了更多业务可能性,但未来也还有很多路要走。
“自动驾驶的落地是渐进式的过程”,张德兆表示,现在有许多自动驾驶企业要做大量的技术投入和研发,至今难以实现盈利,需要考虑经营风险。
除了成本之外,技术也是一大难题。
在论坛主旨演讲中,副总裁张晓宇表示,智能电动车将成为下一个万亿元市值企业的集中诞生地。
从需求来看,持续进阶的用户需求将汽车从移动机器到车型的转变,将使汽车具有强大的感知系统、能源系统和驱动执行系统,以及计算平台。汽车拥有眼耳心脏手脚大脑,带来类似于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动力电池等产业集合体。
“可以说,未来十年掌握垂直技术供应链能力的核心团队,将存在超车的机会。”张晓宇表示。
而在吴甘沙看来,目前自动驾驶的商业化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基于乘用车的L2渐进式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在有驾驶员陪伴的情况下,L2辅助驾驶技术被给予了一定的容错率,可以大范围推广。
另一条就是商用车和特种车的L4自动驾驶技术,在限定的路径和场景内,道路没有过多需要处理的信息,时速要求也不高,可以实现商业化运营。
实际上,这两条路线也是相辅相成。乘用车的L2辅助驾驶需要不断提升技术,而商用车L4自动驾驶积累的运营经验可以提供参考。
提及自动驾驶时间表,吴甘沙回忆称,公司在2016年创业时,全行业都在畅想2021年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落地,但这种想法过于激进,实际上现在也未能完全实现。据他判断,2030年才是可以在公共道路上看到规模化的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年份。
不过,近年来我国自动驾驶支持政策频出。近日,重庆和武汉先后发布智能驾驶路测管理办法,北京也披露自动驾驶示范区将在年内推进3.0阶段建设,建设区域将扩展至全市500平方公里。自动驾驶万亿蓝海正在到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责任编辑:综合)
-
2022年11月21日,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正式公布了2023年度新晋Fellow名单。亚信科技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欧阳晔博士因其在网络智能化和自组织蜂窝网络领域的领导力for lea ...[详细]
-
云山苍茫,江水浩荡。旺角霓虹缤纷闪烁,中环招牌密集林立,跑马场赛道激动人心,伶仃洋大桥互联互通……香港处处涌动着活力和希望,生动展现着“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和蓬勃生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坚持“ ...[详细]
-
开发商自行加建围栏遭底商业主起诉,法院:构成妨害,需部分拆除
2010年9月,张某在北京某小区购买了一处底商,但2018年8月开始至2019年期间,小区开发商自行在底商所在楼宇间的空地加建围栏,使行人无法直接进入底商购物,后物业公司又在围栏前放置了快递柜。张某认 ...[详细]
-
海口所有工业企业均已恢复生产经营 预计今年将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
来源:海南日报本报海口9月26日讯记者郭萃)9月26日上午,“恢复提振经济 助企纾困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专场举行。海南日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海口市所有工业企业均已恢复生产 ...[详细]
-
11月22日,据@惠州发布 消息,为有效应对当前疫情形势变化,更好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广东省疫情防控办通知精神,惠州市再次下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价格,自11月20日起执行。其中新型冠状病 ...[详细]
-
来源:越牛新闻《绍兴市上虞区行政区域内推行房地产交易税款财政补贴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于2022 年7月4发布,规定至2022年12月31日,在上虞区行政区域内购买商品住房可享受契税补贴。为进一 ...[详细]
-
“木头姐”Cathie Wood:美元强势可能迟早会推动美联储转向
格隆汇9月27日丨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Cathie Wood表示,美元强势一直“对世界其他地区造成破坏性影响,而且会反过来侵蚀”美国自身的竞争力和经济 ...[详细]
-
中新网9月28日电 题:今年北京零售市场新增供应有望突破100万平方米中新财经记者 阮煜琳国际房地产服务和咨询顾问公司戴德梁行28日发布《2022年三季度北京写字楼零售市场报告》指出,北京零售市场逐渐 ...[详细]
-
早在今年9月,HMD就展示了诺基亚T21平板电脑,但却迟迟没有宣布这款产品的发售日期。现在,零售商multitronic突然上架了T21,从商品信息来看,T21 4+128GB版本预计将在12月10日 ...[详细]
-
众所周知,华为虽然不造车,但也有不少关于汽车方面的技术专利。近日,华为公司“基于车辆与乘客之间进行识别的接送服务”专利获授权。华为企查查APP显示,2022年9月23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基于车辆与乘 ...[详细]